查看原文
其他

A4驻留&专访 | 陶辉:关于京都,这里有点过于舒适了

A4am 2022-11-24


 天气:晴

 主人翁:陶辉

 地点:个人工作室

 备注:面对镜头,陶辉叙述式地完成采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1328bqqmju&width=500&height=375&auto=0“在这里”——2017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纪录片(片段)




 ✦ 关于京都,这里有点过于舒适了✦ 


这是陶辉关于本次京都驻留采访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区别于大多数人对于京都历史风情、舒适安全的向往,这座城市的性格似乎与陶辉的惯常风格背道而驰。他的作品总是充满了荒诞与夸张表层后的冲突与排斥,来自人物、场景、道具所包含的隐喻与象征,又反映出了来自艺术家个体经验与其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状态与表象。

与他之前的驻留经验相同,陶辉的工作主要集中于亚洲地区,共同的文化环境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障碍,他以出生地重庆与工作地北京的状态比较了他的驻留生活,这也许得益于相似的文化背景,或者从某种角度上陶辉选择展现出关于人以及人们生存状态的更为普遍性的内容。


京都驻留工作室


驻留分享活动


京都街头活动



✦ 以个人叙述展开的叙事 ✦


《你好!尽头》是本次京都驻留最终呈现的作品,由9个单独屏幕组成的不同人物的打电话的场景,诉说的是关于死亡、最后以及终点的主题。镜头主角展现的单方面,自说自话似的对白其实更多是来自陶辉本人的叙述,这种带有强烈个人表达的内容借用了陌生的人物与语言表现出来,并不被削减力度。而在单一场景内叙事的尝试也是其个人叙述性的体现。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他2013年的作品《谈身体》,由艺术家自己扮演的伊斯兰女孩儿,在自己的房间进行了一场演说,以一个体质人类学学者对他的身体分析文章为蓝本;客观地分析了自己的身体结构、外形特征与血统基因。带有特有的强烈表达的方式,是隐藏在语言、表情、动作以及情节下的视角,探讨了关于生命、关于生存状态、关于个人体验的内涵与外延。


谈身体,截图,单通道高清录像,彩色,3 分45 秒,2013







教室走廊穿校服的女孩儿(节选)

 

“也许你说得对

婚姻,家庭带给我的都是伤害

为什么我还这么想要得到它,

我也真是一个奇怪的人呢(苦笑)

也许是我没有从中得到过快乐,心有不甘吧!”


你好!尽头,9通道高清录像、彩色、有声,39分钟,2017



京都御苑路上的小学生(节选)

 

“你是我唯一的朋友了

你说我疯了?你也要背叛我吗?

你和他们是一伙儿的吗?

你要看着我死吗?

我在哪儿

这儿和想象的不一样

我想回家,

我要回家。”


你好!尽头,9通道高清录像、彩色、有声,39分钟,2017




✦ 基于观看经验的设定 ✦


富于戏剧张力的铺陈会吸引你从头至尾看完整部片子,设定的情节与台词,参与塑造了不同个体的命运与状态,片段的,似乎也没有最终的结局。似曾相似的情境总能引发电视剧或电影剧情的感受,夸张的、曲折的情节,让观众直接面对由片子人物所带来的想象与感受。2015年的《多余的》就是这样的作品,由剧中夫妻间的争执与冲突,构造出的紧张、无力的氛围,而拍摄本身即借鉴了电视剧的拍摄方法。《你好!尽头》制造出的9个不同的生活场景与情节,同样引发观众已有的观看经验,借由9个不同人物的对白制造出平行的,不同人物的命运



多余的,高清影像、彩色、有声,19 分32 秒,2015



多余的,UCCA 展览现场,北京,2015




和室里的母亲(节选)


“一郎,你告诉我,他为什么会离开我们。

历史不是用来让我们更好的面对的未来的吗?

他为什么却如此恐惧未来呢!

我们是不是做错了?”


你好!尽头,9通道高清录像、彩色、有声,39分钟,2017




办公室的中年男子(节选)

 

“媒体只是负责提供消息给这个国家生活的人,

告诉我们的世界在不断的变化,

它始终是存在的。


媒体只是一个工具,

可以让我们获得我们的存在感的工具,

如果有一天人类没有了生活,

也不会再有媒体了。

我不会告诉人们真相的。”


你好!尽头,9通道高清录像、彩色、有声,39分钟,2017




艺术家简介


陶辉

Tao Hui


陶辉(1987)出生于重庆云阳,201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他曾于2008年获得四川美术学院的“当代艺术档案特殊奖”,并在2015年的Sesc巴西录像艺术节|“南部全景”单元上获得特奖,并曾两次入围该艺术节,2015年他也荣获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大奖。

他的个展包括:“新倾向:陶辉”,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15;“一个人物与七段素材”,艾可画廊,上海,中国,2015。参加的群展包括:“沧海桑田”,Esther Schipper,柏林,德国,2016;“HACK SPACE”,K11基金会,香港,2016;“M+放映:四十年”,百老汇电影中心,香港, 2016;“何不再问”,第11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2016;“转向:2000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趋势”,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2016;“Tutorial”Pino Pascali 美术馆, 滨海波利尼亚诺,意大利,2016;“本土, 变革中的中国艺术家”,路易 威登基金会,巴黎, 法国,2016;“Essential Matters——中国移动影像展”,Borusan当 代艺术展,伊斯坦布尔,土耳其,2015;Sesc巴西录像艺术节“南部全景”单元,圣保 罗,巴西,2013。





2017 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

自2013年4月项目正式启动,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坚持每年持续推动更多国家与地区间的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的交流与互访,鼓励具有独立创想和艺术研究建树的个人或艺术小组深入社区与城市参与项目,通过国际驻留期间的在地创作、交流和展示,进一步推进自身和所属区域的文化互动与学术交流。根植于本地社区与城市,麓湖•A4美术馆不仅提供高效与专业的学术支持,还将带来驻留同期丰富的活动体验与对话,为参与者带来广阔、多元、深度的创作空间与可能性。

目前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主要分为三个不同部分,分别是城市间双向交换驻留,国际国内公开招募申请以及公共艺术项目专项驻留。




开馆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 早上10:00至下午18:00(17:30后禁止入场);节假日正常开放。




如何抵达?


咨询电话:028-8576126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